6月22日,廊坊市農林科學院院長陶春來、副院長杜德玉帶領科研管理處、辦公室、機關紀委、計劃財務處相關人員對柴家務村優質粉果番茄栽培示范、優質西甜瓜展示示范兩個市財政資金項目進行現場觀摩。
陶春來院長一行人首先來到了高產優質粉果番茄新品種栽培示范項目區,聽取項目負責人安建強關于項目的匯報,并與種植戶進行了深入交流。當地一位姓田的種植戶講到:“今年是我第二年種植廊坊農科院引進的凱德雅麗番茄新品種,該品種果型大、抗性好、不易開裂、商品率高,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此外農科院專家提供的配套栽培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種植戶的產量和經濟效益。今年我栽種的大棚面積5畝,畝產1.8萬斤,上市初期最高售賣價1.8~2元每斤,在批量上市期也能賣到1元每斤,畝收入達2.2萬元,這對于我們農戶來說是一筆可觀的收入。”通過兩年的項目實施,柴家務栽種凱德雅麗番茄的農戶從2021年的1戶擴大到今年的8戶,并且現場冒雨參加觀摩的30多位種植戶也紛紛表示,愿意明年在農科院有關專家的技術指導下栽種該品種。
陶院長在聽到農戶如此情真意切的表達后指出:一是廊坊市農科院始終堅持科研立院、服務興院的辦院定位,通過項目示范帶動、科技服務引領,切實發揮出了科研人員技術優勢,達到了服務廊坊、服務“三農”的目的。二是通過連續兩年的項目實施,要充分認識到項目要立足廊坊當前農業實際,不斷強化自身科技技術,切實帶動農民增產增收。三是要不斷總結成功經驗,不僅要在示范帶動上下功夫,更要加大自研品種的研發,爭取在品種研發上有所突破。
隨后陶院長一行人來到優質西甜瓜品種展示與示范項目區,項目負責人李樹卿對項目進行了介紹,廊坊市安次區甜瓜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區,也是北方西甜瓜育種基地,今年示范的是廊坊農科院自有研發品種,包括厚皮甜瓜品種8個,薄皮甜瓜品種4個,每個品種口感突出、特點各異,其中白月光和白玉流星這兩個品種在2022年已經通過農業農村部品種登記。該項目通過甜瓜新品種展示及規范化栽培技術示范,為我市瓜農提供了更多優良品種選擇,帶動了當地農戶增收,推動了我市甜瓜產品提檔升級。


陶院長在看完西甜瓜項目后強調,西甜瓜是我院有一定科研基礎的優勢作物,也是廊坊地區的優勢產業,一定要借助好發展機遇,不斷加大研發力度做大做強,從新品種創制、示范推廣等環節多下功夫,帶動產業發展,努力創新,以立足廊坊、服務京津的目標定位,為廊坊農科事業的發展貢獻農科人的一份力量。
同時陶院長表示,今年以來廊坊地區遭到疫情的嚴重影響,番茄和西甜瓜項目組在克服各種困難的情況下,依然穩步推進,不斷提升,為我院在以后項目開展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強化了我院在鄉村振興、服務“三農”工作中的技術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