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廊坊市農林科學院官網!
當前位置:
  • 首頁
  • 本院概況
  • 本院概況

    廊坊市農林科學院概況


      廊坊市農林科學院是廊坊市唯一的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的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其前身為1958年建立的天津稻作所,1962年改為天津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1974年更名為廊坊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1995年改建為廊坊市農林科學院。

      全院下設辦公室、機關黨委、組織人事處、計劃財務處及科研管理處5個管理處室,下設作物研究所、林果研究所、花卉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畜牧研究所、植保研究所、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中心實驗室等8個單位?,F有職工116人,其中院領導班子成員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河北省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4人,省管中青年科技管理專家2人,市管優秀專家2人,博士研究生3人,碩士研究生18人。高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員44人,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35人,初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7人。

      該院在作物遺傳育種、種質資源創新、病蟲害防治、農業生物技術、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生產技術等方面取得科技成果160余項,達到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的123項,獲國家級獎勵12項,省部級獎勵41項。其中,“京津廊冬小麥與夏茬作物光熱資源重新配置對提高種植業復合產量的研究”、“黃淮海夏秋糧中低產田綜合治理技術的研究”、“旱作碳酸氫銨深施機具及提高肥效技術措施的研究”和“地熱在農業上的綜合利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在城郊-都市型農業研究方面,完成的“韭菜病蟲無害化防控與硝酸鹽累積調控技術”、“廊坊楊新品種選育、配套栽培技術及產業化體系研究”等2個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林下食用菌高效栽培技術體系研究與應用”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近年來,選育出楊樹新品種小美12、7501,廊坊楊1、2、3、4號,廊坊08號梨,廊坊蜜桃97-05,韭菜新品種廊韭6號、廊韭9號、優寬1號,抗線蟲番茄砧木科砧1號、科砧2號、科砧3號,小麥新品種廊研43號,大豆新品種廊豆六號,厚皮甜瓜新品種“春紅冠”、“紅星”,荷花新品種“蓮韻牡丹”、“蓮韻寶塔”等新品種20個。其中“優寬1號”韭菜和“科砧3號”番茄砧木2個新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通過省級鑒定,科研成果達同類研究的國際先進水平;在畜牧研究方面,“雞卵蛋白在豬的主要傳染病防治中的應用研究”通過了省級鑒定,該成果達到同類研究國際先進水平。

      該院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先進集體”,2006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007-2008、2008-2009年被省政府授予“省文明單位”。

      近年來,廊坊市農林科學院堅持政治站位,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穩中求進、創新發展的工作總基調,圍繞現代都市型農業的發展定位,圍繞服務“三農”、服務鄉村振興、服務全市大局的職責擔當,圍繞“科研立院、服務興院、人才強院、京津聞名”的辦院目標,扎實踐行“敬業鉆研、規范高效、團結和諧、創新進取”的總體要求,奮力開創我市農科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加快建設創新廊坊、數字廊坊、健康廊坊、平安廊坊、品質廊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年度工作思路

      2022年我院工作的總體思路是 :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貫徹黨的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為統攬,全面落實省、市各項部署要求,瞄準現代都市型農業定位,瞄準“科研立院、服務興院、人才強院、京津聞名”的辦院目標,牢牢扭住科研創新、科技服務兩大主責主業,突出增強科研創新能力、突出拓展科技服務層次、突出提升項目工作質量、突出完善制度規范管理,努力營造積極作為、潛心鉆研、團結協作、創新爭優的濃厚氛圍,推進我市農科事業實現新的進展和突破,為全面建設“五個廊坊”,爭當“三個排頭兵”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本年度工作重點

      2022年工作重點:

      (一)提升科研創新水平。

      (二)增強科技服務能力。

      提高項目工作質量。

      夯實科研示范平臺。

      (五)推進思路舉措創新。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抓好全面從嚴治黨。

      嚴格制度執行落實。

    主辦單位:廊坊市農林科學院     地址:廊坊市廣陽道285號農林科技大廈     電話:0316-2189909
    備案序號:冀ICP備13021151號-1     公安備案:冀公網安備 13100302000548號
    廊坊市農林科學院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廊坊農科院公眾號
    掃碼關注廊坊農科院公眾號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精品